发布日期:2022-06-30
2007年,沧州发电厂划归华润,老厂机组容量小、设备落后,供暖能力非常有限。2008年,市政府突然要求沧州项目必须当年实现一台机组投产、当年实现全市集中供暖。为了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沧州项目全力以赴加快机组建设,热力公司大规模建设热网管线和小区换热站。当时公司仅有31人,为了实现当年供暖,全体员工放弃休息时间,投入到热网建设和用户服务当中。这31个人不分专业和岗位,每个人都边学边干,哪里需要哪里去,昼夜坚守在施工现场,当年完成了376万平米的老网改造和300万平米新增用户。
在当年的供暖过程中,很多同志连续20多天中午不回家,工作到夜里2、3点钟是平常事。公司领导和分区班长们每天随身携带3块手机电池,接打200多个电话。共产党员、复转军人赵广斌连续4昼夜奋战在沧运宿舍换热站投运现场,他吃住在换热站,以方便面和自来水充饥,直到换热站投运成功,用户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为他送来了热面汤。
2008—2012年是热力公司飞速发展的几年,供暖面积成倍增加,但员工人数增加有限,每位员工承担的任务非常繁重,他们以一当十,克服一切困难,总能艰难地完成供暖任务。
由于是民生工程的缘故,像这种突发式、急难险重的任务还有很多,如:老旧小区管网改造工程、“三供一业” 改造工程、燃煤替代工程等等,稍一不慎不能按期保质供暖,就会引发社会舆情,造成不良政治影响。
“民生工程”“政治任务”“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和谐稳定”这些政治词汇时刻撞击着他们的神经,他们承受压力,默默付出,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共产党员、复转军人赵铁树,在执行供暖抢修任务时,妻子突遇车祸受伤,腿骨、腰骨多处骨折、骨裂。当时,赵铁树技术全面、组织能力强,工作实在离不开,为完成抢修任务,只能让年迈的父母代为照顾妻子,直至供暖顺畅。当公司领导到病房探望时,只有妻子一人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在场人员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共产党员、退役军人杨世军,儿子婚礼前夜,突遇紧急抢修任务,二话没说立刻放弃休假,直至次日凌晨三点才回家。
共产党员、复转军人客服部副部长刘志刚,负责客户接待工作。供暖季的客户来访量非常大,作为经验丰富的老部长,刘志刚始终站在用户的角度看问题,他总是对客服员们说:“用户到公司来一趟不容易,能尽快办理解决好问题的,就不要让他们跑第二次了。”因此,他经常主动延长工作时间,超负荷接待用户。2014 年供暖季,他身患心脏病,由于长时间接待一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病倒在岗位上,领导和同事“强行”带他到医院做检查,但是住院期间,他还常常偷偷跑出来处理手头上的工作。
共产党员、复转军人孔德亮,工作中,他的细致、条理、亲力亲为,遇到困难总是冲在前面的一言一行被大家看在眼里,更让大家感动的是他对每一位同事的关心与真诚。无论是正式员工,还是供暖季的季节工,他都手把手教,给予充分的信任,让他们成为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供暖季工作忙,临时任务多,工作时间不确定,员工们经常不能按时回家吃饭,这时侯,孔班长就经常自掏腰包给大家买水果,买饭,添菜,尽最大努力安排好大家吃饭的事情。在他看来:“吃饭是大事,供暖一忙大家就顾不上吃饭,让不能回家的同事能吃上热饭,我心里踏实,大伙心里也热乎。”有了班长的带头,分区其他几名党员也是不计得失,以工作为先,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下,大家都把分区当成了又一个家,这个家既温暖又充满向上的活力。2017 年供暖季初期,德亮七天七夜未回家,带领分区仅用两周的时间投运换热站 14 座,确保了 9000 多用户早日用暖。图为孔德亮带病坚持工作,利用午休时间值班室做牵引缓解病痛。
共产党员、复转军人黄博文,1997 年 8 月由部队正连职转业到沧州发电厂,从一名上尉军官到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很多人看来一定存在很大的反差,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他从不考虑个人利益得失,充分理解组织的困难,服从组织分配,并积极投身地方建设。转业 23 年来,他始终工作在生产一线,负责热力公司地下热网管线的巡视检查,沿线阀门开关操作,以及协调监管其他单位施工时对地下热网设施的影响。面对 290 多公里的地下管网和 1900 多个阀门井室井盖,他每天骑车穿梭在市区的大街小巷和市郊的各条新建主管线上,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单位配发的一辆自行车他骑了 15 年,一辆电动车骑了 8 年,自 2013 年以来,他先后发现和处理了热网缺陷 151 处,发现漏点 39 处,避免了多次热网泄漏事故和大面积停暖事故的发生。现场监管协调了 190 多处外单位施工顶管顺利穿越热力管线,在他的建议下,5 年多来公司改造更换了 200 多个存在安全隐患的一次网主管线阀门,大大提高了热网的安全系数,为热网抢修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黄博文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有点上进心,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单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共产党员就要有比普通群众高一层次的觉悟,不能每天光考虑自己的那点利益得失。”
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敬业是我的本份,保证用户正常用暖是我的责任!”
“用户的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要想尽办法帮助解决。”
“天气凉了,老人孩子不能冻着,我们加班多干点不算什么。”
“一个人要有点上进心,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单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不光要让用户家里暖和,也要让他们心里暖和。”
“我既是党员,又是复转军人,就应该当前锋,打头阵。”
疫情防控期间,针对用户反映暖气不热等问题,共产党员,退伍老兵,分区主值班员黄峰创新工作方法,采用加用户微信,实施远程对用户进行视频指导,既解决了用户的难题,又防止了接触传染的可能。从2月3号开始,黄峰便吃住在分区,随时应对热力管道泄漏、阀门断裂等险情,保证了分区的供暖正常。2月5号,嘉禾小区用户阀门断裂跑水,用户实在是找不到同型号的阀门了,黄峰想办法找来管件连接变径,不顾危险,做好防护措施来到用户家中帮助更换阀门。2020年,黄峰凭借优异表现,被华润电力华北大区授予“防疫保电(暖)先锋人物”。
疫情期间,石化小区换热站运行异常,经调查,小区管网和室内暖气设施在移交我公司前曾经被油污污染过,造成换热器堵塞。冷空气即将到来,小区2400多家用户居家防疫。攻关小组提出对板式换热器进行酸洗的解决方案。共产党员,退伍老兵,运东分区班长白福岭带领员工加班抢修。为了抢时间省去脱穿防护服的麻烦,他们推迟吃饭,一天工作下来,厚厚的防护服里已是满身湿透,汗水模糊了他们的护目镜。通过努力,仅用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6组换热器的清洗,让温暖早于风雪到达百姓身边!
为了配合疫情防控,今年是热力公司供暖时间最长的一年,一直供到了4月7日才停暖,比往年延长了20多天。清明前夕,公司接到政府通知,要求4月3日停暖,到4月3日全市400多座换热站全部停完后,忙了一冬的员工安排休假,4月4日又接到通知要求恢复供暖,正值清明节放假期间,热力公司紧急召回全体员工,退伍老兵全部赶回工作岗位,加班加点将400多座换热站于当天全部重新启动投运,客服热线员工也全部到岗,保证热线服务电话24小时畅通。通过这次可以说是应急演练性质的换热站启停操作,展示了热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觉悟和责任担当,向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1年1月6日,沧州市区迎来沧州史上最冷天气,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2度。正值此极寒天气下,部分换热站因供电公司线路故障突然停电造成停运,虽经及时处置快速恢复运行,但是极低的气温仍造成了4个老旧小区部分架空管道被冻住,管道内部结上了冰,有的管道被冻裂。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和挑战,以老兵为主的公司骨干迅速集结,建立了一支老兵抢修突击队,他们冲锋在前,废寝忘食、连夜奋战,每天连续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最终所有小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供暖,他们这种心系用户的奉献精神使小区居民深受感动,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学习强国》、《国防时报》、《人民教育在线》、《百姓中国周刊》、《中国电力新闻网》、《华润杂志》等媒体先后对“老兵精神”进行了详细报道。老兵代表黄博文同志先后在武汉华中五营、控股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华北大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及党务人员工作会议、华北大区党日活动等活动中宣讲“老兵精神”。
保持初心、退伍不退色,传承是最好的致敬,沧州热力优秀的复转军人始终坚守着他们的忠诚与选择。也正是因为这些天然发光体的优秀军人党员在热力公司团队中发光发热,吸引和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催生了整个团队摧城拔寨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