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5-23
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技术委员会主任江亿当选为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并将作为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向中国科协推荐。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技术委员会主任
江亿,中国工程院建筑与土木学部院士,现任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主要从事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工作并担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科技委委员,北京市政府顾问团顾问;还兼任中国节能学会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暖通空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研究会副理事长,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分中心中方主任;IPCC(国际气候变化研究)评估报告写作组核心作者,IEA(国际能源组织)ECBCS(建筑与社区节能)合作项目理事会成员(中国代表);主持编写《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研究年度报告》,至今已有16本;以第一完成人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江亿是人工环境工程学科的倡导者之一。该学科旨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为人类创造各种适宜的室内物理环境。围绕此目标,江亿系统地参与了该学科基础理论、基础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完成了多项核心技术研究,并直接主持了上百项人工环境工程项目。他建立了建筑热环境动态分析模型并率先提出其随机过程解;首次给出自然通风动态结构分析,带动了从动态特征上对自然通风的系列研究。组织对住宅区建筑内外微气候的研究,提出预测和评价小区建筑内外热湿环境和能耗状况的方法。围绕人工环境工程,江亿提出模拟设计(Design by Simulation)的新的人环工程设计理念和具体方法,并组织开发了DeST大型软件具体实施这一新的设计过程,利用此方法,主持完成十余项大型商业建筑空调设计、三十余个星级宾馆节能改造以及十余个大型城市热网工程的改造、调节与控制,如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博物馆、怀仁堂等三十几个大型重点建筑的空调系统计算机控制工程,并任总负责人。
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等六部门的文件要求,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组织动员各区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参与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经过广泛发动、层层推荐、资格审核、专家遴选、社会公示等程序,10名同志当选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据了解,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来自理、工、农、医等各学科,涉及工程、材料、生物、航空、教育、医疗等各领域。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部门将积极开展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组织主流新闻媒体进行集中采访报道,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积极投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22年北京 “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 | ||
(排名不分先后) | ||
姓名 | 性别 | 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
江亿 | 男 |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
刘莉 | 女 |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科技研究院院长、教授 |
李献华 | 男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杜春燕 | 女 |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科技教育中心主任、高级教师 |
刘清泉 | 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 |
郑天亮 | 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应用化学系原主任、教授 |
张云涛 | 男 |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
张驰 | 男 | 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预研总师、高级工程师 |
于海峰 | 男 |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
高利 | 女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高危病原研究室主任 |